多媒体教室基本情况
河南理工大学多媒体科管理的多媒体教室共计366间,分布在17栋教学楼或综合楼中。多媒体设备包括:计算机、投影机、幕布、中控、功放、音箱、蓝牙话筒、红外话筒、话筒接收机、电子白板、触摸一体机、电子教鞭、手提音箱、一卡通刷卡机、多媒体讲台等。
2023年,学校完成了7间高级型智慧教室的建设工作,为师生带来全新的智能化、人性化的教与学体验,对我校进一步推广小班化教学、混合式教学、翻转课堂,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,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。通过高级智慧教室的建设,提升了智能化教学水平。
高级型智慧教室功能主要包括:智慧录播系统、拾音、扩音系统、AI语言转写系统、显示系统(双屏智慧黑板、多功能触控一体机、激光投影、辅助显示屏)、智能中控与物联控制系统、一体化讲台。
教室基于人工智能、语音识别转写信息技术,适用于教师主导下的小组协作研讨智慧学习活动,可实现课堂互动、课程研讨、教学录播等教学模式,可排66个座位。
与传统教室的固定陈设相比,协作型智慧教室配备可灵活移动的桌椅搭配分组教学终端,构建了沉浸式互动交流的学习环境,能够很好地满足小组内和小组间互相交流与展示的需要。
智慧教学过程中,可实现教师讲授、个体学习、小组讨论的自由切换,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研讨能力,提高课堂效率。





教室采用4套86寸触控一体机+4组椭圆形拼接桌椅的模式,适用于带有对抗(辩论)性质的分组智慧教学活动,兼顾传统讲授式教学。可实现课堂互动、课程研讨、教学录播等教学模式,可排66座位。
课堂上,师生可以面对面围坐交流,分组屏幕可实时联动展示,非常适合组织辩论、研讨和教学录播等教学活动。课堂上,每位学生都可进行提问、推导以及思考,来达到学习和进步的目标。
竞争型智慧教学助推教学创新,改变了自上而下的授课方式,要求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,鼓励每一位学生分享观点,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充分参与,成为课堂的主人。


用于大班教学、远程双师教学,兼顾传统讲授式教学等需求,适用于课程研讨、教学录播等。可排66个座位。
将信息技术深度融于教学中,支持直播教学、一键全自动录课、课后点播等便捷应用,让教学方式更多样化。
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,使教学场景从物理空间拓展至网络空间,有效实现课内+课外、线上+线下全线串联,让学生处处能学、时时可学。





智慧教学研讨室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和研讨的环境。教师可以共同探讨教学方法、课程设计、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等议题,通过互动和分享,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。智慧教学研讨室支持小班教学模式。在这种模式下,教师能够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,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。小班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可实现小组互动、课程研讨、教学录播等教学模式,可排32个座位。



适用于老师主引导下的分组研讨智慧教学活动,课堂互动、课程研讨、教学录播等,48个座位。
①一键上下课,智慧教学环境易管控
“上课”按钮轻轻一点,已纳入物联管控系统的窗帘缓缓拉合、灯光一一点亮,教学大屏、分组屏同步开启。师生便可以轻松开展分组研讨、PBL/TBL教学。
②满足师生、生生之间协作互动与个性化教学
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屏展示资料、成果,可灵活拼接的桌椅让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研讨。而教师可以一键广播将教学内容分发至各小组屏幕,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。
③小组间动态评价,实现组外高效沟通
分组屏不局限于投屏展示功能,各小组学生还能互相调度投屏内容,并进行圈点、批注,让动态评价随时发生,实现组内、组外高效沟通,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主阵地。

区别于传统的授课方式,教师可以面对学生通过触控屏板书、圈点批注,内容同步显示在教学大屏上。经常板书的老师,提笔即写;习惯圈点批注的老师,可将圈点功能置顶。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自定义工具栏中的常用功能,实现顺手用、经常用、习惯用的教学体验。教室配备了智能中控、音频和录播设备等,助力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。

以阶梯教室为基础,采用1套激光投影+2台75寸辅助电视+推拉白板布局,适用于大班授课分享型智慧教学活动,此外还可用于学术演讲、专家演讲、报告交流、学术发布。可排150个座位。
配备全域覆盖的高保真吊麦音频系统,保证教室每个角落的视听效果。同时,实现了无线投屏、文件推送、圈点批注等应用,升级师生教学体验。
讲到重难点时,教师可轻点“智慧黑板”右侧的圈点功能,就能在屏幕上标记课件内容,同时投影幕布和辅显屏上也会同步显示教师的圈点、批注,坐在后排、两侧的学生也能通过辅显屏看清课件内容。

河南理工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©版权所有 | 校IPC备:2001号